隨著鐵柜品牌數量的不斷增加,鐵柜品牌兩級分化的現象也日趨明顯。在市場整體形勢相對低迷的背景下,部分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則深陷銷售低迷困境中。那么,面對如此大的品牌差距,鐵柜企業該如何突破“馬太效應”的制衡呢?
鐵柜行業兩級分化加快
鐵柜行業發展至今,早已經過了人人暴利,坐等顧客上門的年代。一口已經咬不到蛋糕,鐵柜企業還需要努力把腳墊得高一些。不僅鐵柜行業,在手機、日化用品等行業也都在面臨著一共同的節點。以國產手機為例,山寨機行業在一段時間內將持續存在,但絕對不能用“紅火”來形容。另一方面,漸趨成熟的品牌商如華為、魅族、小米等吃掉部分山寨機的中低端市場,加上自己原本的市場,增加出貨量,形成規模效應。尤其在近一兩年,因小米的率先攪局,其他品牌跟進,在短短時間內迅速改變了市場整個格局。
突破現狀制衡
不想坐以待斃的鐵柜企業如何才能突破“馬太效應”的制衡,求得一條生路?無資本可拼的他們又該如何走下去。就此放棄?如東莞一供應商所說,“我還想堅持下去,因為我也不知道自己轉行還能做什么?”
也許可以試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站得高方能望得遠,有些鐵柜企業過于封閉自我,只在小圈子里打轉,知識也就得不到更新,是時候去主動接觸外界,吸收新興的觀念,更容易“對癥下藥”。此外,鐵柜工廠也應找準自己的方向,尋求結盟也好,下沉渠道也罷,隨著鐵柜行業的發展,未來仍會有一部分有發展潛力的品牌會逐漸的脫穎而出,向著最強品牌一步一步的接近。
問題的出現總是多方面的,弱者雖弱,但誰也不能一票否決他的未來。因此,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,鐵柜企業需加快尋求出路。
近幾年來,鐵柜行業的發展并不像從前那樣的廣闊,市場問題成為如今的一大難題。不少的經銷商都變著花樣去應對市場的變化,其中不乏將鐵柜的代理規模擴大,從而引進一些新的品牌,但是實際的效果如何呢?很多經銷商論及此時都說到他們這樣的做法實際收益卻很少,作為一枚會掙錢的鐵柜經銷商不合格又怎么能談得上優秀,不掌握“低調”的生存法則又怎么能有暢游市場。
切勿好高騖遠
許多經銷商在現在的市場的大環境下不能夠頂住壓力,因此導致很多的經銷商的產品主線都不明晰,容易導致好高騖遠。手上現有的品牌不珍惜,總覺得對手經銷的品牌比自己的好,每年忙于引進新品牌等,做一些揀芝麻、丟西瓜的事情。要知道,一個品牌真有那么容易做起來,經銷商的日子就好過了,實際上到底有多難,經銷商自己心里最清楚。
有些鐵柜經銷商看到產品好銷就向廠家多要貨,積極備貨、放肆壓貨,恨不得將市場完全占領。盲目求大、求快的后果就是價格體系混亂,倒、竄貨橫行,導致結果就是經銷商多賣貨反而少賺錢。廠家要求價格穩定、控制貨物流向的目的,就是幫助經銷商賺取穩定的利潤和長久的利潤,經銷商要配合廠家,不要有任何討價還價的想法。
努力提升自我
很多人都會疑問鐵柜經銷商每天需要做什么呢?其實鐵柜經銷商每天只需要做以下幾件事:產品、學習、分享(講計劃)、跟進客戶、服務團隊、咨詢上級、自我激勵等,做好這幾件事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經銷商。很多人對經銷商的看法是資金實力強,規模大,分銷能力強,與賣場的關系好,控制賬款能力好,市場主動性高等。但問題是你看好別人,別人未必把你當盤菜,甚至可能以合作的名義簽下你的產品后“雪藏”你。同時,只要廠商有明確的“同生共長”意識,有效協作,新的、小的經銷商能成為迅速成為動銷能力強的經銷商。
重視信用
經銷商不是獨自一個人在奮戰,經銷商的成功與失敗關系到廠家的切身利益。正所謂水可以載舟,也可以覆舟;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!要做好衣食父母必備的條件就是信用。人無信不立,經商沒有信用更是無法立足。優秀經銷商必定信守“一諾千金”的原則,遵守商業規則、維護商業秩序,說話算數,辦事到位,踐行承諾,這就是古人所說的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。重視信用是優質經銷商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。
我們由此可見,成為一名合格的經銷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是一個過渡的過程,需要有量變的積累,才能促成質的飛躍。鐵柜優秀經銷商要化蛹成蝶,就要經過千錘百煉,練就一身真本事。